旱作农业

黄埔历史之最系列⑥|珠三角地区最早旱作农业遗存发现地——甘草岭遗址,4600年前的稻粟交响

黄埔盛夏枝头的荔枝红,是千年农耕文明孕育的甜蜜结晶。无论是玉岩书院的千年古荔,还是贤江连绵的百年荔海,其深厚的农业根基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悠远。这一切的源头,或许就藏在黄埔区龙湖街汤村西南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岗——甘草岭之下。2017年至2024年,这里的考古发掘揭

遗址 旱作农业 甘草 珠三角 黄埔 2025-09-10 19:46  3

甘肃印发2025-2026年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1545.7万亩土地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

9月9日,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获悉,近日,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印发《2025—2026年度全省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》,明确全省范围内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45.7万亩,其中玉米种植领域应用1079.1万亩、马铃薯种植领域应用466.6万亩。方案提出通过秋覆膜

农业 推广 旱作农业 沟播 沟播技术 2025-09-10 09:52  2

甘肃要在1545万亩地里种出“黄金粮”,旱作农业再升级!

今年甘肃的农业圈有个大动作——全省要在1545.7万亩旱地里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,相当于把1400多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土地变成“抗旱粮仓”!这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,省农业农村厅刚发的《方案》里,连玉米和马铃薯的种植比例都算得明明白白:玉米占1079.1万亩,马

甘肃 农业 黄金 旱作农业 马铃薯 2025-09-08 17:12  3

【甘快看】静宁:85万亩旱作农业丰收在望

“今年种的京科968玉米,棒穗比往年长一大截,亩产将近2000斤!”在静宁县三合乡王湾村的旱作玉米种植示范带,村民李永永拨开玉米苞叶,看着金黄饱满的颗粒,满是笑意。他说,从种子、地膜到化肥,乡政府统一供应,关键生长组织无人机防治病虫害,有了这些保障,种地更有底

农业 静宁 旱作农业 静宁县 万亩旱作 2025-09-05 09:42  2

静宁:85万亩旱作农业丰收在望

“今年种的京科968玉米,棒穗比往年长一大截,亩产将近2000斤!”在静宁县三合乡王湾村的旱作玉米种植示范带,村民李永永拨开玉米苞叶,看着金黄饱满的颗粒,满是笑意。他说,从种子、地膜到化肥,乡政府统一供应,关键生长组织无人机防治病虫害,有了这些保障,种地更有底

农业 静宁 旱作农业 静宁县 万亩旱作 2025-09-04 22:49  4

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

8月3日,长治市壶关县晋庄镇东西川村有机旱作谷子种植基地,一尺多长的谷穗在阳光下笑弯了腰,全生物降解渗水膜冬播谷子丰收在望。“从上世纪70年代起,我们晋庄旱地谷子亩产千斤就叫响全国,成为全国旱作典型之一。如今我们东西川村传承晋庄‘秋耕壮垡、三墒整地’传统经验,

山西省 农业 旱作农业 冬播 晋庄 2025-08-08 08:54  4

太原市阳曲县:发展有机旱作农业 助力作物单产提升

阳曲县是太原市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县,今年,阳曲县将“实施6万亩有机旱作单产提升项目”作为全县十件民生实事之一,阳曲县重点推进“看禾选种、壮苗培育、农技服务、一喷多效、防灾减损”五大行动,加快“良田、良种、良机、良法”融合集成,确保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。

太原市 旱作农业 阳曲县 单产 太原市阳曲县 2025-06-24 09:45  15

科技赋能旱作农业:陕西佳县深沟探墒技术破解黄土高原种植困局

5月底,陕北黄土高原烈日炙烤着广袤农田。陕西榆林佳县方塌镇纪家畔村的高粱地里,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尚武平蹲在刚播种的田垄旁,用手扒开覆盖在白色地膜下的地表干土,露出湿润的播种沟,“你看,种子就埋在这地膜下面五六厘米深处,沟开得越深,种子越能下到湿墒处。”

黄土高原 旱作农业 佳县 深沟 佳县深沟 2025-06-10 08:21  10

包头固阳县: “统耕共富”破解旱作农业困局 释放土地生产力

“有了农机公司、农技人员的帮助,旱地也能变成‘金窝窝’!”5月27日,在包头固阳县怀朔镇双水泉村的千亩旱作农田上,双水泉村村民范文俊看着正在耕种的荞麦和葵花感慨道。双水泉村以“统耕共富”模式破解旱作农业困局,通过土地整合、科技赋能、农技宣传,让千年旱塬焕发新生

包头 旱作农业 固阳县 水泉村 包头固阳县 2025-05-28 12:25  10

包头市固阳县:“统耕共富”走出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

“有了农机公司、农技人员的帮助,旱地也能变成‘金窝窝’!”在包头市固阳县怀朔镇双水泉村的千亩旱作农田上,双水泉村村民范文俊看着正在耕种的荞麦和葵花感慨道。双水泉村以“统耕共富”模式,走出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,通过土地整合、科技赋能、农技宣传,让千年旱塬焕发新生机

包头市 旱作农业 固阳县 水泉村 包头市固阳县 2025-05-26 16:35  12

采用全覆膜深沟探墒旱作农业集成技术,佳县15.2万亩高粱陆续播种

连日来,在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的高粱种植基地里,几台大型播种机正来回穿梭在广袤的田野上,随着机器的轰鸣声,土地翻耕、播种、覆膜等一系列工序一气呵成,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。农户们跟在机器后面,仔细查看播种情况,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被精准种下。

旱作农业 覆膜 佳县 深沟 覆膜深沟 2025-05-16 00:12  15

榆林市横山区:“农机+农技”双轮驱动 赋能旱作农业提质增效

榆林市横山区聚焦旱作农业生产痛点,以“农机送田间、技术送地头”为抓手,开展惠农服务。农耕时节,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30台播种机陆续发放至辖区农业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手中,并组织农技专家对农户进行全覆膜深沟探墒旱作农业集成技术培训,为农户送上“抗旱增产双保险”

农业 榆林市 旱作农业 赋能旱作 王俊亮 2025-05-12 16:25  17